我院再增五位,第十三批国家青年项目拟入选人员公示

发布者:袁敏敏发布时间:2017-01-05浏览次数:1894

       近日,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对第十三批国家青年项目拟入选人员进行了公示,青年项目共申报3048人,经形式审查、通信和面试评审, 601人通过终审入选。

菠菜担保网论坛共有21人入选第十三批国家青年项目拟入选名单。其中,田野、夏可宇、袁洪涛以及Lucas A. Lane4位青年项目入选者将加入我院,与学院共同发展。

国家 青年项目

国家 青年项目是中组部牵头实施的旨在引进一批有潜力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项目。从2011年开始实施,原计划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入选人数差别较大,2016年拟引进601人。

国家 青年项目的申报对象,目前主要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而且一般应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或有一定年限的海外工作经历。入选后,中央财政将给予入选者每人50万元的生活补助、3100~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现有政策执行。

整体来看,国家 青年项目的申报单位主要是各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中高校中的申报单位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的重点高校,中西部高校入选人数相对较少。


我院第十三批国家青年项目拟入选者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Lucas A. Lane

Education &Work Experience

2006-2009, B.S.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2009-2014, Ph.D.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2014, 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Emory University

2014-Present, Postdoctoral Fellow,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Emory University

Research Directi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is an exceptionally sensitive and molecular specific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technique achieved via optical field amplifications through plasmon oscillations of noble metal nanostructures. Though SERS has been used as a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tool by chemists since the 1970’s, the biomedical SERS field remains at a stage of infancy as the technique’s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imag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realized. The field being mostly uncharted is exciting, with many avenues to explore and scientific phenomena to be discovered. Specifically, he plans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projects: 

1) Develop and validate uniform SERS probes into quantitative diagnostic assays for cancer detection.

2) Develop SERS probes that have the ability to be cleared by the renal system to greaten the clinical translation potential in image guided surgical applications.   

3) Explore the ability of combined SERS and Raman imaging in the NIR II window to detect and confirm small metastatic legions.   

  

               田野

教育经历

2003-2007,     学士    菠菜担保网论坛                         化学

2007-2010,     硕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

2010-2015,     博士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化学专业

研究经历

田野博士在胶体的有序可控自组装,胶体的三维超晶格体系及单晶结构的构建,胶体的等离子效应以及手性结构方面的应用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于本领域的国际顶级杂志,如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stry, Nano Letters, ACS Nano等,并被phys.org, Materials Today, Nanotechnology Now等多家媒体报道。

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大体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的有序自组装制备相关的电子学,光学材料与器件;第二部分是有机晶体和生物大分子晶体的制备。

   

                夏可宇

教育经历

1995-1999,学士    燕山大学    电子工程

2000-2003,硕士    燕山大学    电路与系统

2004-2007,博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学

研究经历

夏可宇博士2007年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授予“光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做博士后和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量子测量、腔和波导量子电动力学、光力系统、量子网络及超导量子计算等,也研究光路由和超快非线性光学。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X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并多次受邀在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他申请三项发明专利,其中两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已经公布,开发了用于(开放)量子系统数值模拟的工具包。此外,他还担任包括PRLPRBPRAJOSA BJ. Phys. BScientific ReportsChin. Opt. Lett.等十多个国际国内期刊审稿人。

拟主要研究方向为腔量子电动力学和波导量子电动力学基本物理,探索这两类相关系统独特规律。利用腔和波导QED系统解决科技前沿中挑战性难题及开发独特应用,比如量子因特网、量子测量和单光子隔离等。



      袁洪涛

教育经历

1997-2001,学士    燕山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2003,硕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学

2003-2007,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    所凝聚态物理

研究经历

袁洪涛博士于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日本东北大学Yoshihiro Iwasa研究组从事新型液栅电双层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开发和低温电子输运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他随岩佐教授转至东京大学应用物理系,继续从事电双层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场效应诱导的物性调制,并被聘任为东京大学量子相电子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2012-2016年在Stanford大学Cui YiHarold Y. Hwang研究组先后作为Research Associate Associate Staff Scientist从事二维量子体系物理特性的场效应调制的研究工作。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利用在栅压条件下离子液体可在半导体表面形成电双层结构的原理,独立开发出了以离子液体作为介电材料的电双层场效应晶体管(Electric-Double-Layer Transistor)原型器件以及低温电/磁输运测量技术,在多种半导体材料上实现了场效应晶体管的高性能化、低功耗化、高导通化。进一步把这种新型原型器件扩展到强关联材料和其他量子材料体系中,深入研究多种场效应诱导的奇异的界面物理现象, 比如场效应诱导的绝缘体-超导相变,顺磁-铁磁相变,Rashba/Zeeman自旋极化等。此项工作吸引了众多顶尖国际同行的关注。

团队的未来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电双层场效应晶体管来对凝聚态材料中电子的电荷,自旋和轨道自由度,以及它们的耦合进行调控,进而实现对其界面电子态、电子相变和相关物理性质的量子调控,并且结合四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等先进的原位手段对这一新奇的界面物理现象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便深入理解电场调控材料界面物性的物理本质。

欢迎四位来到菠菜导航担保网!

在此次菠菜担保网论坛总共21人的入选者中,我院人数占据了近四分之一,这表明我院对人才引进工作的的高度重视,也体现我院发展之迅速,实力在不断增强,在校内外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相信,田野、夏可宇、袁洪涛以及Lucas A. Lane等四位海内外优秀学者的加入必将进一步推动院系发展和学科建设。

祝愿他们与学院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共取辉煌!

(资料来源:菠菜担保网论坛、青塔网)